新聞中心 /News
瑜伽知識普及系列(九) 為什么在練瑜伽之前都要“OM”唱頌?
瑜伽知識普及系列(九) 為什么在練瑜伽之前都要“OM”唱頌?有過瑜伽練習經(jīng)歷的人都知道,在每次練習瑜伽之前,老師都會帶領大家進行“OM”的唱誦JN江南·體育最新官網(wǎng)入口。許多人就問,“OM”的唱頌是不是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和解釋?
瑜伽練習者以OM的聲音來觀想和修訂,必須了解他的精深含義。如果只是像鸚鵡學舌一般重復OM,身心便難以得到感應。
“OM”分4個階段,啊(A)、嗚(U)、嗯(M)和安納加塔(Anagata),這是超越口頭的發(fā)音。A(?。撬新曇舻拈_始,所有的語言都是以A或ah(啊)字開始。你只要張開嘴,發(fā)個聲音,那就是啊。那個聲音發(fā)自喉嚨,舌頭的根部,所以只要是聽得到的聲音,就是以啊開始。
當聲音從舌頭與上顎之間慢慢的往前,走到嘴唇,出來的聲音就是“嗚”(U)。然后閉上嘴巴,“嗯”(M)的音就發(fā)出來了。
因此,啊(A)是創(chuàng)造,嗚(U)是保留,嗯(M)是最高點。所以OM(AUM),包括了一個聲音的整個過程,其他所有的聲音全部都包含在內了。如此,“OM”是起源或是根源,從這個字開始才有了其他的聲音與詞匯,換句話說“OM”潛伏在所有的詞匯里。
在口頭發(fā)音結束后,還有一些余波振動,那就是緘默之音,又叫做安納加塔(Anagata),這個聲音一直在你的身體里面。即使在發(fā)?。ˋ)音之前,或是嗯(M)音之后,永遠有這么一個聲音波動在你的身體里面,不會消失。如果你能保持安靜,你永遠聽得到這個聲音。為了這個原因它又被稱作阿加帕(Ajapa),加帕(Japa),的意思是重復誦念,但阿加帕則是不需要重復誦念的,它一直在你的內在延續(xù)著,只有在其他的聲音停止時才能聽得見。
即使在思考時也會產(chǎn)生一種聲音,因為思想本身就是說話的一種形式,不要因為思考而扭曲了最原始的聲音,使他凌駕于“OM”音的起始、延續(xù)和結束。想要聽到這個聲音,一定要讓心靜下來,不要讓思緒紛飛,要沉靜下來,那么你就聽得到“OM”音了。
我們說有生命的東西會動,無生命的東西不會動,這是依據(jù)眼睛所見為標準。我們看不到石頭動,但它并非不會動,我們不需要看經(jīng)典怎么寫,先哲早已證明。
同樣的,即使你沒有重復誦念,基礎之音仍一直在你的內在振動著,它是一個根源。由此根源所有的聲音顯現(xiàn),這就是為什么嗡音能夠完全代表能量,它有能力去創(chuàng)造一切。
如果你冥想,進入了深沉的境界,聽到了宇宙之音,你可能會說,“啊,我聽到的聲音好像是阿門”。另一位說:”我聽到的是OM”,又一位說”我聽到的是嗯”。這就是奧義書中所說,真理只有一個,經(jīng)驗者卻用許多方法來表達。
唱頌“OM”,在提醒著我們跟這個世界源頭的連接,而每一次唱誦,這個頻率也會帶給我們身心的清理與療愈。瑜伽行者以“OM”修持達到心靈專注,心息相依,就能把身心引向內在更精細的旅程。